2011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勇氣

回顧過去這一年,其實經歷了許多,其中最大的一個人生轉折,就是自今年八月中開始,決定將自己過去的生活點滴、與娛樂性用藥間的拉扯、面對愛滋感染的起伏、以及目前循序前進的感想,化諸為片段的文字,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持續我公開的陽性掙扎;希望能夠藉著自己過來人的經驗,提供給所有同在這條船的朋友們,一個予以借鏡的範本、一個惺惺相惜的寫照、一個情緒交流的平台、一個同舟共濟的管道。

轉眼間已經快四個月了,一路上也認識了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們,互相的鼓勵、互相的扶持、互相的警惕、互相的慰藉;有些朋友常常會詢問我,是哪裡來的勇氣,將自己或正或邪的隱私攤在陽光下,難道不怕因此而被排擠?難道不怕因為自己過去觸法的事件而受到關切?難道不怕因此而暴露了自己的身分?難道不怕社會對於愛滋的汙名與歧視而受到攻擊或抹黑?其實,當然在開始之前一定會有所顧慮,尤其最擔心的,是害怕自己周遭的親朋好友會因此而受到無謂的牽連。

然而,當初會決定以部落格的方式,來盡自己綿薄的力量,希望能夠在自己目前的位置上,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發揮最大的功效;幾翻深思之後,告訴自己在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自己的勇氣在哪?真正的勇者,會去同理感受很多事,無懼地去做正確的事情;坦承,更需要勇氣,英文的勇氣(Courage)源自於拉丁文Cour,代表的字義是心(Heart),而勇氣的原意,就是真心的告訴別人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一個人,而欲如此做的前題是,我們的一生到底要的是什麼?我們的確真的先要有勇氣去面對內心的自己。

電影《姐妹》(The Help)中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 Courage ain't just about being brave, courage is there to do what is right in spite the weakness of our flesh. “ (勇氣並不僅僅是勇敢,僅管肉身再虛弱,還是堅持去做對的事,那才是真正的勇氣。)

大聲坦白地說出來,自己也感到鬆口氣地開心了,所以決定勇敢做自己吧!何必去預設立場,縮小了自己發揮長才的範圍,也不需要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認為其他人一定會因為愛滋感染者的身分,而對自己的所做所為來做出評斷,更不應該劃地自限,讓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變得綁手綁腳、無法施展;人生何其短,其實可以過得很簡單,開心樂活就好,原來我們什麼都不要也是可以的!只要我們是開心的。

只剩1天了,2012年等著有勇氣的大家,一起有勇氣地踏出漂亮、開心的每一步,人生瀟灑走一回,本當應該要毫無遺憾。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心情來的時候

電視廣告中傳來一段熟悉的旋律,還記得以前在畢業典禮或是一些特殊場合,幾乎都一定會聽到周華健「朋友」這首歌,還記得歌詞中寫道「這些年一個人,風也過、雨也走;有過淚、有過錯,還記得堅持什麼…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簡單的旋律與歌詞,卻娓娓道盡了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做為朋友的真諦,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哼唱這首歌,但是一直沒有任何深切的體會。

自小活潑外向的我,身邊一直有許多共同歡笑玩樂的朋友,雖然他們讓我的生活因而多采多姿,但是真正深交的卻沒有幾個,舊的朋友分道揚鑣之後,新的朋友立刻取而代之成為自己生活重心的一部分;過去在校的死黨,似乎在畢業之後,就只有在同學會上才會見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隨著年齡與環境的變遷,相互間的交集也不再像過去那樣的緊密,出國進修碩士更是讓我幾乎斷絕了與台灣朋友所有的連繫,但是自己卻也從未感到孤單,唯一有的就只是些許的惋惜,因為身邊一直有新的朋友出現在自己生命的洪流之中。

2004年感染愛滋之後,一種莫名其妙的心態,讓我自動的盡量抽離當下的社交圈,在職場上的互動,多僅止於工作相關的社交,雖然不至於封閉自己,但是工作圈以外的朋友,也都僅止於點頭之交(大頭或小頭就另當別論了),真正能談心的,現在想想,還真的沒有半個人;就這樣,一個人承受著愛滋所帶來的徬徨與憂慮,一個人面對著家人所賦予的責任與壓力,一個人擔負著生活所帶來的挫折與哀傷,毒品成為我最「信任」的朋友,轟趴成為我最「歸屬」的避風港。

一直到2009年之前,我沒有認識任何同樣為感染者的朋友,所有關於愛滋的資訊,都來自於三個可靠的管道,醫生、個管師以及網路,但是卻沒有任何有相同類似經歷的人可以和自己說說話、談談心,每當有任何正面或是負面的思緒影響到自己的心情時,只能尋求各種不同外物的幫助,來獲得適當的抒發,讓自己不致於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造成生活或是情緒的大幅上下波動,唯有如此才能讓我以最平靜心態,來偽裝我看似堅毅的隔牆。

也許是因為孤單了太久,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中,我接觸了露德協會,參加了一個由一群感染者自發性的社交團體(現已轉型,不復存在),進而漸漸的認識了一群同在一條船上的愛滋感染者朋友,也許是因為多了一層不同的連結,這群朋友似乎比其它的社群更加的相知,也更懂得珍惜友誼的重要性;他們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熱情的伸出雙手,給予我支持、給予我擁抱,而我也在看見他人所需的時候,發會自己的長才,無私的分享、無求的付出;這群人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成了我擴大定義的家庭成員,也在此刻,自己才完全的了解到「朋友」歌詞中所表達的意涵,也在此刻,自己才深刻的體會到「朋友」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正所謂「物以類聚」,其實,我認為能夠交一群有類似經歷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往往只要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嘆息,這群朋友就能夠六七不離八的猜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意念,只要是心情來的時候,不管是好心情、或是壞心情,能夠有一些朋友一起分享、一起吐苦水,都能夠讓自己的壓力減少,讓自己走在愛滋這條路上,不再感到徬徨、不再感到無助,讓自己在面對未來的時候,不再感到孤單、不再感到寂寞。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從書桌看世界愛滋(二)- 愛滋汙名分化同志社群

今天一早起床之後,與平常一樣打開電視新聞與網路,輕鬆的瀏覽各類新聞與資訊,看到了某位副總統候選人接受電視訪問時指出,同志是人類進化的「異數」,對於同志的伴侶權等,他有所保留,(新聞連結:http://www.nexttv.com.tw/vod/10026999);雖然該候選人向來都是語出驚人,不過聽到這樣的發言仍讓我非常的無言,即使這是目前大選中對於同志議題的唯一回應,還是希望他此時無聲勝有聲,因為生命的意義絕不是傳宗接代而已,還有許多更需要大家去投注心力的事情需要完成。

而就在聽完上述的謬論之後,在露德協會的臉書看到一篇翻譯自AIDS MAP網站新聞的連結標題「愛滋汙名分化同志社群」(http://www.lourdes.org.tw/list_1.asp?id=1426&menu1=4&menu2=23),內容中說到,許多愛滋感染者會因為感染身分而認為在同志社群中與他人有隔閡,會害怕因為自己的感染身分,而遭受性對象的拒絕,進而長期損害個人的自尊與自信;此外,愛滋副作用所造成脂肪移位或外在形象的改變,以及長期接受愛滋治療,都被視為人際吸引力的減分,有這些症狀的人表示自己親密關係均減少,並且會因為自我意識不佳或是害怕被拒絕,而避免參加特定的同志社交活動。

文章中還有提到許多非常實際的論述,在此不再贅述,但是讓我深感心有戚戚焉,愛滋相關的汙名的確明顯分化了同志社群的團結,許多的感染者因為害怕受到歧視或不公平的對待,不敢向他人告知自己的身分,也有許多的感染者或是非感染者,因為擔心被貼上標籤,不願意和愛滋相關的人、事、物有任何的連結,舉例來說,現今最夯的社群網站有按讚與分享的功能,但是有許多的人卻不願意對於與愛滋相關的新聞或是資訊,表示自身的讚許或是分享給其他朋友,讓更多的人能夠因此而進一步的認識愛滋、了解愛滋,原因就是因為害怕這樣的舉手之勞,會讓不明究理的好友或是網友產生聯想或是誤解,這也是為何許多立意良善的愛滋宣導工作,常常會有窒礙難行的遺憾。

新聞中也提到,「研究人員表示,現今的社會迫切需要有效降低愛滋汙名的各種策略。如此一來,才能夠為愛滋感染同志樹立一個全新的對話,創造與非愛滋感染者彼此分享經驗的機會,並藉由更先進的醫療與社會支持,重建同志社群間團結的力量。」然而我認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點擴散到線,再由線的連結,成為一個面,先從一個人在面對愛滋相關議題時的態度開始改變做起,因為我們的改變,就能夠帶給周遭的人或多或少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力連結在一起,就能在社群中產生一個沒有歧視、互助互容的氛圍,讓受到大環境不平等對待的同志社群,能首先消彌社群內的分化,共同合作來爭取社群的平權。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從書桌看世界愛滋(一)權促會票選年終台灣愛滋新聞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愛滋感染者權益者促進協會發表了今年度台灣的五大愛滋相關新聞,相信大部分跟我一樣的感染者朋友們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見解,有些人可能嗤之以鼻,有些人可能視而不見,更有些人因此而感到憤憤不平,透過不同管道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或評論;而不同新聞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也因人而異,電視或平面媒體的報導也會因為許多不同的考量,而有不同的觀點或是有所偏頗;但是,如果從愛滋感染者的角度來看這些新聞,也許將會有一些不同的發現。

權促會所票選出的五大新聞依序為「愛滋器官移植事件」、「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同性戀者於愛滋空窗期捐血,導致他人受感染,遭地檢署起訴」。每一個人看到這些新聞標題,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聯想,我則從自己房間的書桌上,筆電的小框框中,就每一則不同的新聞,闡述自己的看法。


一、「愛滋器官移植事件」

今年最火的一個愛滋相關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不少的朋友的心情都多多少少受到影響,有些人只要看到新聞馬上轉台,不願意看到或是聽到絕大多數充滿歧視的報導,部分新媒體指出器官捐贈者家屬為「不幸事件的幫凶」,著實讓許多朋友為當事人與其家屬感到不捨;而在眾多一面倒的報導中,我看到有一位朋友寫道,這位器官捐贈者因為自己的遺愛,事實上是救了五條性命,試想,與其要我每兩天就洗腎一次,或是隨時必須擔心自己心臟出問題而過世,我一定會選擇吃一輩子的藥,好好的活下去。這則新聞充分的顯示出,國人對於愛滋的認識真的是如荒漠一般的乾涸。


二、「健保卡是否強制註記愛滋」:

這個事件是因為器捐問題而衍伸出來的議題,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此舉可以讓醫療體系更清楚的知道在面對感染者時該如何應對,但是身為感染者,如果自己不論大病小病或是去哪家醫院都要被一再提醒自己的感染身分,並且不能保有自己的隱私,其實是違反基本人權的。這個議題也讓我跟父親出現了意見分歧的看法,不過在討論過後,父親也開始反對強制註記,讓我了解到溝通的重要性,也不要期待其他人會想要主動了解任何事件背後的意涵;此外,如果愛滋應該強制註記,當初何必另外辦一張愛滋專門卡,而基於同樣的加註理由,其他所有的傳染性疾病如B肝、C肝、性病、流感等,也應該要一視同仁註記於健保卡上吧!


三、「愛滋公務預算不足,要感染者部分負擔?」

其實我個人並不反對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然而整個事件的過程,卻是政府單方面的草率行動,為了檯面下的政治角力以及預算上的平衡,在沒有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犧牲掉了感染者的權益,也忽略了全盤的考量,在配套措施不完備的情況下就急著要宣布實施,而在出現反對聲浪之後,再以各種藉口以及後續動作,來做補救的工作。

而在這整個事件中,讓我最惋惜也是最高興的部分就是感染者的聲音,惋惜的是在決策過程時,政府似乎都沒有去聆聽感染者真正的聲音,只憑藉著片面之詞或是極少數「感染者代表」的意見,就冒然下判斷;然而,也因為這個事件,有許多的感染者朋友集結在一起,經由論壇的方式或是文章的抒發,將感染者真正的聲音表達出來,唯一令人遺憾的是,政府以及決策者們,你們聽到了嗎?


四、「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

衛生署的新聞指出,「今年新增的感染者,以青少年居多」,然而背後真正的原因,卻沒有被重視;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基礎教育不夠落實,而使得青少年沒有正確的觀念,另外,我自己觀察到另外的原因還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娛樂性用藥的氾濫,而使得許多青少年朋友因此而失去了理性的防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也許是因為資訊的發達,青少年透過各種不同管道吸收了各種正確或是不正確的觀念,讓許多青少年認為要不就是一勞永逸,讓自己感染愛滋而不需要再去擔心,或是認為愛滋根本不是甚麼大不了的致命疾病,只是一個需要吃藥的慢性病,因此而疏於防範;這些可能的原因,都是政府、社會大眾以及所有相關團體都應該要注意與拿捏的。


五、台灣首例:「同性戀者於愛滋空窗期捐血,導致他人受感染,遭地檢署起訴」

此一事件發生後,許多人都將箭頭指向捐血者,但是事實上的事件過程,並不像媒體所報導,因為在事件發生後有機會認識了當事人,所以非常替他抱屈,我深深的認為政府衛生單位應該為血液的安全把關負起責任,不應該一昧以充滿歧視的條文來作為規範,感覺就像當年在中國租界餐廳標明「中國人與狗不得進入」一般,讓所有被指名的男同性戀者都感到不受尊重與歧視;政府應以有效的篩檢科技取代污名化的規範,所幸衛生署因為此一事件的發生,決定採用更為快速的捐輸血液篩檢方式,將愛滋篩檢空窗期縮短至11天,但是當事人目前仍然在打官司,希望最後的結果能夠還他的清白。


其實每一個愛滋相關的新聞或是事件,都是大家所應該關注的,因為,關注愛滋新聞,並不會讓其他人認為你是愛滋感染者,關注愛滋新聞,並不會因此而更容易感染愛滋,關注愛滋新聞,會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相關資訊,關注愛滋新聞,會讓我們更有機會能夠機會教育大眾。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共繪六彩天空

這一陣子在臉書上吵得沸沸湯湯的台中彩虹天堂遭到社區管委會以充滿歧視性的管理條例,將「同性戀俱樂部」列為不受歡迎店家,並且要求屋主不得再續租給該同志健康活動中心,因為本週六即將登場的台中同志大遊行,將會以同志最驕傲的態度,向台中市民展現出他們對於歧視的抗議,以及對於同志平權的努力。(詳細的事件原由以及目前的發展,可以上臉書搜尋 彩虹天堂 Rainbow Paradise

身為同志驕傲的一份子,遇到台灣這種人權倒退嚕的事件,當然不能缺席,因此決定南下台中,以實際的參與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此一歧視事件的聲援力量,希望能夠為這一個俗稱「同志沙漠」的台中市,這一個自許為充滿文化的國際都市,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正的能夠成為一個讓同志自由揮灑的彩虹天堂。

各位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正在為這個周末該去哪裡玩而煩惱,如果你也對於同志遭受歧視而感到憤憤不平,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同志朋友可以像其他人一樣自在的活著,歡迎在12月17日一起加入台中同志大遊行的行列,一起為自己或是其他人盡一份力,共繪台灣的六彩天空;如果我們能夠集結足夠的聲音,這些聲音就會形成一種力量,而這樣的力量就會帶來改變,而這些所產生的改變,就會在未來變成一種革命。(詳細遊行資訊可以上臉書搜尋2011中台灣同志大遊行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重振雄風愛注意


雖然自己在正常的情況下並沒有「抬頭挺胸」的問題,但是過去在使用娛樂性藥物時,或是偶爾在服用抗愛滋藥物過後,有時候會忽然出現「永垂不朽」的症狀,愛面子的我當然不會因為這樣的小問題就跑去看醫生,心想反正在大部分的時間小石皓都挺正常的,大不了去藥房買顆威而鋼吞就能輕易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在自己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上網查了些資料,並且請教一位醫師朋友,希望可以多知道一些這方面應該要注意的事。

朋友告訴我,針對愛滋感染者而言,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的病毒量降到偵測不到的程度,相當然爾就是要注意自己的服藥順從性,以及是否有抗藥性的問題,這一方面就不在此多做贅訴,想信絕大多數的人在這一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也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首先來談談犀利士(Cialis),它是所有同類藥物中藥效最為持久的一種,大約在15小時內都還有些效果,一般在提槍上陣前30分鐘左右就要服用,原則上一次服用1020mg,但是在有使用娛樂性藥物的情況下,似乎效果比較不明顯,但是如果是去轟趴,犀利士也許是比較節省成本的選擇。

另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威而鋼(Viagra),藥效大概可以持續35個小時,最好提早1個小時前就服用,一次用量基本上是100mg,但是如果只是純粹助性跟預防不舉,其實50mg就可以看出效果,但是如果有服用蛋白脢抑制劑或是非核苷類反轉錄脢抑制劑的朋友,尤其是希寧,最好再減半(25mg),而且一天最多只能吃一次,就自己的經驗,如果有合併使用娛樂性藥物,建議使用威而鋼效果比較好,但是最好跟E分開服用,用量上也要注意,千萬不要過量。

還有一種口服的藥物叫做樂威壯(Levitra),藥效持續約5小時,也是要在開始前1小時服用效果比較好,一次用量基本上是100mg,但是也建議減量使用,因為自己沒有服用樂威壯的經驗,所以對於真正的效果並不瞭解;醫生朋友還告訴我另一種注射性的壯陽藥叫做TRIMIX,不過必須要自行注射,而且用量更需要小心謹慎,因此並不建議這種侵入性的助性方式。 

上述幾種藥物最好都不要和酒精一起使用,因為都會降低藥效,也不可以與硝化甘油類藥物(如:nitroglycerin, isosorbide, Imdur, Nitrostat)合用,所以服用威而剛和樂威壯者要隔一天才能吃硝化甘油,服用犀利士者則要四天。而由於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很難界定何種藥品為最佳,仍須要依個人需求評估為佳,而且仍然必須要有性幻想或是性刺激,才會看出是否有助益。
醫師朋友叮嚀我一定要告訴所有的讀者,雖然許多不肖的藥局都會直接違法販售此類藥品,但是以上幾種藥品事實上皆為處方藥,在使用這些藥物之前須先給專科醫師診斷及評估,開處方後才能服用,此外,市面上也不難找到假的成藥,因此千萬不要自行擅自購買服用,如此才能用的既幸福又安心。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少年ㄟ,嘜拉 ………………………..K

昏暗的小房間裡,在搖頭丸的助興下,和幾個剛在網路上認識的人坦誠相見,全身赤裸的我沉浸在House舞曲的旋律中,空氣中雖然瀰漫著奇怪的塑膠燃燒味,但是所有人都不以為意,打開桌檯上的小夜燈,拿起一張看似過期的信用卡,在瓷盤上不停來回摩擦,以純熟的動作劃出兩道長長的白色線條,迅速的將手邊的筆管插入鼻孔中,將另一頭湊近白線邊,咻、咻兩下過後,心滿意足的帶著幾分微暈,回到春色無邊的床地,再次加入男性間的戰局。

這樣的畫面在我過去的生活中不斷地上演,相信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也都似曾相識,當然,一定也有一部分的朋友不知道我所謂何物,其實說穿了,就是在同志朋友間頗為盛行的轟趴,雖然不同的轟趴進行的過程或是主題都不盡相同,但是其中主要的元素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性愛、音樂、毒品;有些人樂此不疲、有些人偶一為之、當然也有些人嗤之以鼻,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轟趴文化存在的事實,我們也不得不去重視轟趴文化所可能帶來的影響。

我過去也愛去轟趴,我並不認為自己私底下的行為有任何的不妥,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也並非要去道德勸說、去批判轟趴是不好還是有害,我只是純粹希望將其中的一個元素抽出來討論,讓大家知道這小小的一包白色粉末或結晶,對我個人的影響有多深,對一個人的健康影響有多大,這些在不知不覺中所造成的傷害,也許是許多人在使用的當下並沒有辦法想像的,這小小的一包白色粉末就是K

Ketamine,俗稱K他命、K仔、K粉、克他命,在同志族群中或是拿藥的時候,經常被稱為褲子(相對於衣服,衣代表的是 Ecstasy 搖頭丸的第一個字母E)、下面(相對於穿在上面的衣服);K通常經由鼻吸透過鼻部微血管吸收,一般叫做「拉K」,或者混雜於煙草中,在抽煙的同時吸收,稱為「抽K煙」,由於有很濃厚的塑膠燃燒味道,所以很容易查覺。大部分的人都以為K他命的影響不大,或是只知道長期吸食K他命,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損害,但是在我身上,卻發生另一些影響更大的問題。

因為自己長期持續使用K,平常又不喜歡喝水,在大約一年左右,開始出現小便疼痛、頻尿、血尿及尿不出來的症狀,驗尿報告顯示有發炎指數升高,原本以為只是尿道發炎,並不以為意,但是到後來,一天上廁所次數竟高達二、三十次,不但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而且尿意來時完全憋不住,甚至須包上尿布或是荷上尿袋,才能夠不被同事發現異狀,不過也因為如此,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工作表現,最後只好自動請辭在家休養,真的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在經過昂貴的膀胱擴大術以及膀胱波尿酸注射,加上停止使用娛樂性藥物並且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後,總算花了相當的時間,讓膀胱容量復原至正常人3/4的程度,健康狀況也得以維持在水準之上。

前一陣子在一個聚會中,認識了一些還在學念書或是剛出社會的青少年,閒聊中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轟趴、吞E、拉K的經驗,當下的我並不感到驚訝,但是卻為他們的無知感到惋惜,話題中似乎只擔心著觸法,以及可能影響當下性功能而必須吞威(威而剛),絲毫沒有意識到K對於健康所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身為較年長的過來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時間機會教育一下;看著他們震驚的臉孔,我的故事應該是有達到暫時嚇阻的效果,但是真的要看到這群朋友不去拉K,也許還要一些更親身的慘痛教訓或是雷擊般的頓悟才有辦法吧,真的只能奉勸一句,少年ㄟ,嘜拉!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跟愛滋乾杯

在去美國進修碩士學位(2000年)之前,愛滋之於我,是一個經常被漠視的議題,直到我在美國認識了第一位已經感染愛滋15年的朋友Eddie,才開始對愛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除了平日在Eddie分享他自己生命故事的教導之外,我也從網路上獲得許多相關的知識;從Eddie的故事中我感到不捨,從網路的數據中我感到震驚,同時對於這些年來醫學的進步感到高興,然而,也因為愛滋仍然沒有解藥而感到悲傷,深深的覺得愛滋領域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幾年過去了,自己因為沒有注意,於2004年感染愛滋,對於每年全球有上萬的新增感染案例仍然感到震驚,對於每年全球也有上萬的人死於愛滋相關疾患感到悲傷,而對愛滋仍然沒有解藥感到沮喪;我瞭解到,每一天都有許多的人因為各種愛滋相關疾患或是愛滋病毒本身而過世,這雖然令人難以接受,但這也是大家害怕去討論的。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它不會影響到我」、「我不必擔心,因為我不可能被傳染」、「我不是同性戀者」等,但我在此必須要打破這些迷思,我要在此讓大家看到愛滋感染者的不同面向,我要在此盡一己之力來讓愛滋零歧視有實現的一天。過去,我也是上述的成員之一,我甚至不願意去思考或是閱讀任何與愛滋相關的議題,因為我擔心會因此而吸引愛滋進入我的生活,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泡泡之中,而在2004年的一次匿篩過後,我成為全球三千一百萬愛滋感染人口的一員,成為全球三百萬新增感染案例的一員。

當時的我太過天真與粗心,也自以為無敵,默許了一些外在因素強勢的影響我的道德、我的精神,我知道確診愛滋,除了自己以外不能怪任何人,而這也是最難以接受的部分,我的世界就如手搖飲料一般,被其他人上下顛倒、左右搖晃,然後再倒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之中。

在得知感染的第一年,雖然我選擇了逃避,但是仍然告知了幾位摯友,其中也包括了Eddie,但是我要如何告知我的家人呢?在確診的五年前我才告訴了他們自己的同志身分,隨後便飛往美國,當時父母也才耳提面命的要我自己注意安全;雖然我現在已清楚的知道,感染愛滋,與自己週遭的朋友以及所處的環境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它純粹是自己的選擇,但是他們是我的家人,他們有權力知道我的狀況,最糟的情況又能有多嚴重?因此,在自己身體狀況變差,必須要開始接受治療的時候,我選擇當面告知家人自己感染了愛滋。

那時正好是新春期間,與家人團聚讓我瞭解到「幸福美滿」的重要,也發現家人對我的期望,遠遠超出自己所能想像,因此在當下我決定暫緩告知家人,因為我必須要堅強,我必須要繼續維持自己「家族希望」的形像;然而事與願委,年初三和大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爭吵(與自己毒品使用相關),在全家不諒解的情況下,我以使用毒品來逃避作為藉口,告知了家人自己感染愛滋,全家坐在客廳不發一語流淚的畫面歷歷在目,但我也驚訝於愛滋如何讓我跟家人變得更親近,家人間的連結並沒有因此而被瓦解,反而變得更加緊密。

之後,花了我四年多的時間,總算累積了足夠的勇氣,讓自己為這生命的第二個機會發聲,為同是愛滋感染的朋友做一些事,這個病毒並非自己死刑的宣判,何不將這個一直在處理和面對的不幸局面,轉換成一個有助益的表達方式。

我相信許多人都認識愛滋感染者,或是與這些人有親戚關係,甚或是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愛滋感染朋友,然而愛滋對於大多數人並不像對於我一般,是自己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們不解決逐漸攀升的疫情,並且對於愛滋有更明確的認知,終有一天,每一個人都會與愛滋有不同形式的關聯。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事實,我們必須要刺破自己的泡泡,以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勇敢的站出來為愛滋發聲,定期接受篩檢,或是鼓勵自己的朋友或家人接受篩檢;只要我們能開誠佈公的談論愛滋,不要再去忽視這個在台灣每4個小時就吞噬一人健康的洪水猛獸,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正的達到「零增長、零死亡、零歧視」的願景。

很慶幸地,我不是死於愛滋的三千多萬人之一,我朋友Eddie也邁入感染愛滋第26個年頭,在美國德州某大銀行健康的工作著,我想,為這兩個理由,就值得乾一杯了。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世界愛滋日,與我何干?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2011121是世界愛滋日,今年的主題定為Getting to Zero「愛滋朝零努力」;然而,對全世界其中33百萬感染愛滋病毒的人而言,也許只是另一個星期四。

廣播、傳媒以及電視節目在這一天會不斷地放送無止盡的數據資料,新聞主播、談話性節目的主持人以及部分的政治領袖會以嚴正的口氣來傳達與愛滋病相關的消息,到處都可以聽到相關的呼籲,期待更多的捐款、鼓勵更全面的篩檢、祈求更積極的行動、投注更深入的研究、開發更多元的治療、發送更多的保險套、宣導更安全的性行為或是爭取更開放的接納;然而對於在台灣兩萬多名的感染人口,在這一天一早起床後,穿衣、進食、去上班、處理我們週遭的事務、洗衣服、購物等,當然!還有服用我們的抗愛滋藥物,就如我們每一天所做的一般。

而隔天,122,全世界將會移進到他們的下一個話題,滿足於自己已經盡其之力,而我們這些感染者在這一天將會在一早起床後,穿衣、進食、去上班、處理我們週遭的事務、洗衣服、購物還有服用我們的抗愛滋藥物,就如我們前一天所做的一般。

也許我不應該這樣嘲諷世界愛滋日,有所為總好過無所為,畢竟,時至今日,HIV仍在我們的社會中蔓延的一個核心原因,是圍繞在它周圍相當致命的沈默;而任何與科學和敏感性的沈默交戰之努力皆該當被讚美。

但是全球有許多的世界XX日,有多少人真正的會在世界地球日的當天確實地去做到節能減炭?或是在世界乳癌關懷日當天去花點時間認識乳癌?更遑論許多其他疾病和健康狀况如糖尿病、精神病、唐氏症、關節炎、或者其他有它們自己選定的24小時在聚光燈下的間距裡;這些世界XX日真的改變了任何事嗎?真的改變了任何人嗎?我真的不由自主的認為世界愛滋日(無論其緣由是如何的崇高)已經變成令人分散注意力的一天、一場陪襯的秀、一個讓世界各國的政治或意見領袖能夠對一個通常他們所忽略的議題表達口頭意見的機會、一個讓我們這些身處於愛滋相關社群的人能欺騙我們自己今天將會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機會。

然而事實上,世界愛滋日只不過是一年365天中的一天,的確,社運人士會在這一天辦相關的活動、政客會在這一天發表激動的演說、新聞節目會在這一天援引大量令人頭腦麻痺的統計數據,而我們都會贊同愛滋病在世界上仍然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相信某些人一定要站出來處理這些問題,然而像這樣的一個關懷日就如隔靴搔癢一般,最真正需要花心思去關懷它的人往往是最不可能如此做的人,就像會閱讀這篇文章的人是因為原本就已經關心這個議題,但是大部份的人確不是。

我們週遭的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擴音器,不斷地咆嘯著關於潛在危機、解決方式、重大災難、奇蹟事件、致命威脅以及救苦救難的訊息,而通常我們所做出的反應多為將自己包覆於本身的生活與問題的保護毯裡,如此,愛滋病議題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中要如何存在?大多數的人不希望再有更多的困擾、大多數的人不希望再有更多的威脅,他們只想安穩地過自己的生活,為自己所需而去奮鬥,並且未自己所愛與所信任的人、事、物,窄化他們的世界觀。

而這就是我們所需要改變的地方;這並不是要我們能一口氣就改變這個世界,並不是要我們利用世界愛滋日來向世界發聲,希望所有的阻礙都能瞬間消散一空、對於愛滋的歧視都能盡除、或是保險套以及免費的抗愛滋病毒藥物能夠從天而降,我們的力量並沒有那麼的強大,我們並不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教宗本篤十六世或是馬英九,我們只是一般大眾。

對我們來說,世界愛滋日 就像任何一個星期四 需要的是專注於一位我們所愛且相信的人,花一點點的時間,教導他一件與愛滋病相關的新知,這就是一般人所能做到,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的點滴,這就是我所要做的。